close

最近借了村上春樹的[蘭格漢斯島的午後]來看,
裏面有一篇叫做[貓之謎],
村上先生提到他養的十一歲母暹邏貓有個習慣--
就是在寒冷的季節進棉被睡覺的時候,
剛開始必定會進出棉被三次。
首先鑽進棉被裡,躺下來,想了一會兒之後,
好像感覺「怎麼都不太對勁喵」似地咻溜鑽出去。
如此連續個三次,
到了第四次才終於安定下來沉沉睡去。
這個儀式大約費時十分鐘到十五分鐘。
不論怎麼想,這純粹都只是浪費時間而已。
一來這就貓而言應該也很費事,
對我來說好不容易迷迷糊糊正想睡的時候,
貓這樣進進出出實在氣人。
世界上雖然有「三顧茅廬」這種事,
可是貓應該沒有在夜裡這麼做的必然性才對。
有時候我會認真地試著思考,為什麼,基於什麼樣的理由,有什麼故事,
才會讓貓的腦袋裡產生那一類的怪癖呢?
難道貓也有貓的童年經驗有青春期的狂熱,有挫折,有糾葛嗎?
莫非經歷了那樣的過程,於是產生了一個貓的人格特質,
才使得她在冬天的夜裡正確地進出棉被三次嗎?
讀到這篇文章時,
實在是太有認同感了,
喵喵也正是如此,
每次要鑽進棉被前總是不知道在考慮什麼要先個想半天,
好不容易下定決心鑽進棉被之後又要後悔,
一定要來來回回好幾次之後才肯就定位。
如果會寫日文,
還真想寫信和村上先生說讓這2隻貓見一下面,
遠在日本的貓和台灣的貓有一樣的怪癖呢!
全站熱搜